GE、英特爾、縈尼、松下等跨國公司的中國工廠在全球供應鏈的真實位置表明,近年來生產向中國內地的轉移是有限的,并且更主要是瞄準中國內地市場,中國內地工業產值只占全球5%的事實似乎更明了。
跨國公司搬家行動: 日本松下正加緊實施它的對華“搬遷運動”。7月上旬,松下電器在江蘇無錫投資3000萬美元動土興建以鎳氫電池為主的電池廠;5月,同樣是在江蘇的另一個城市蘇州,又投資興建半導體企業,并且這兩家企業都是松下獨資興建。 把大量產品的生產基地陸續搬遷到中國來,成為松下近年來的重大戰略轉移。松下電器在華投資的企業已經達到51家,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,而中國員工達到4萬余人。據松下電器有關人士在透露,到2005年,松下在中國的生產量將大約占其海外生產總量的1/3,中國市場銷售額達到75.7億美元。
“如果不出現意外,松下還將準備把車載電池廠從國外移到中國來生產,”松下電器(中國)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仲文先生告訴記者,“把生產基地搬遷到中國來,是世界性的一個總趨勢,什么樣的思潮都無法左右。中國正在成為消費品的全球性最大制造國、出口國和消費國?!?張副董事長稱,不僅僅是日本企業如此,西方發達國家歐美企業更是?!斑@同樣是股不可逆轉的市場潮流”。
“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,因為我們的亞太區總部從香港搬到了上海?!?002年7月23日,GE工業系統集團副總裁理查德·比斯(Richard Pease)像很多跨國公司的高層那樣表達自己的喬遷內地之喜。而在20多天前,GE塑料集團總裁藤勝義明在國際橡塑展上鄭重宣布,GE塑料亞太區總部將從東京“遷都”上海,“遷移工作將于今年第三季度開始”。
沖著中國市場來的 “GE工業系統集團是一個生產型企業,我們要在中國具有競爭力,必須在中國市 場上生產產品?!盙E工業系統亞太區總裁金飛翔(James Fisher)這樣解釋他們要在中國建立制造工廠的原因。
其實,GE其他業務部門的做法如出一轍。近幾年GE醫療系統在中國的業務以每年50%一家聯合循環電廠價值約3540萬美元的合同……GE(中國)有限公司總裁的孫禮達透露,GE研究中國市場后發現,在未來20-25年內,中國市場將是巨大的消費品、工業、航空、、消費者融資、醫療保健業和清潔能源市場。
“今后5年間,加入WTO、北京奧運會和其他許多事件,會繼續使中國成為GE最重要的市場之一?!苯衲?月24日,伊梅爾特在GE上海員工大會上滿懷信心地表示。比斯也坦承“在中國采購和生產產品,對美國經濟有好處美國人民已經充分了解到這一點?!?nbsp;
日本索尼總部表示:“是中國市場的迅速發展和中國人對索尼產品的認同吸引了索尼?!倍谌虻纳a體系中,“在日本的生產承擔了研究開發帶動起來的新事業的建立、對東南亞和中國的技術支持,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一直是面向歐美市場出口,而在中國的生產則主要面向潛力巨大的中國國內市場”。以上海索廣電子為例,從今年開始,其每年生產10到12萬臺攝像機,基本上全部供應國內市場。 以上的速度增長。2001年,GE塑料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增長5%,中國已成為GE塑料除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。